(●作者亦飛,女,台灣師範大學學生。)

各縣市教師甄試紛紛登場,數萬名流浪教師提著大包小包的教具,全台走透透,只為了圖得一個也會生鏽 的鐵飯碗;而會造成流浪教師全台跑透透,主要是民國83年開放「師資培育法」,各大學廣設教育學程 「供過於求」造成這樣的結果。

難道教育部如此「聰明」,沒料到今天這番局面嗎?筆者以為不然!教育乃一國之基,「近視」的教育部 如此英明,豈會將需要「遠視」的師資培育拿來當兒戲,但是,當初為何會有這種大量開放的「英明」政 策出現呢?據教育部去年年底指出,目前仍在各大學修習教育學程的學生有2萬餘人,以大學四個年級來說 ,各大學每年約有5000人修習教育學程,又依規定每人皆須修滿26學分才算修習完畢,故一人若以公立教 育學分費平均價碼960元來看,必須繳納24960元才能將教育學程修畢,更別說是一些私立學校的教育學分 費,更是高的驚人。 又若以每個人須繳24960才能畢業,每年5000人可修教育學程來算,全台各大專院校 每年可增加約124800000 (24960*5000=124800000)的商機,這還沒把一些選修的學分或是沒有主科可 交要去修習教學科目的學分算進來,若是全部都算進來,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。

而開放今,已經過了11年…「兩害相權取其輕,兩利相衡取其重」,教育部當時取了「當時的」小害以及大 利,卻將未來師資將供過於求的大害拋於腦後;但這對他們來說,也許也不是什麼大害,因為他們都近視了 ,這些流浪教師在他們的眼中,代表著是賺不完的學分費、報考費、……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f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